卡洛切夫被关进禁闭室后,初时暴跳如雷,在禁闭室里乱摇铁门,大声咆哮,并扬言要向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写信,控告中国人虐待外籍囚犯。中队长闻讯后,带了纸笔和照相机去禁闭室,对卡洛切夫说:可以向苏联大使馆或者苏联国内的任何部门、个人写信,已经给你带来了纸笔,信写好后,我们一定照转照寄;如果为更具说服力,这里有照相机,把你被囚禁闭室的情形拍摄下来,由你在照片上签字后随信寄发。
中队长的出现本已使卡洛切夫大出意外,这一番话更是令他惊奇。他原想以“给大使馆写信”来恫吓监狱当局,迫使他们解除对自己的禁闭,从而巩固自己的牢头位置。哪知中国人不吃这一套,光明磊落,不但允许他写信,还可以提供照片。这样,卡洛切夫无言以对,他想闹也闹不起来了。
卡洛切夫愣怔了一会,说:“我不写信了,纸笔什么的中队长你拿回去吧!”
但中队长还有话说:“卡洛切夫,禁闭室有禁闭室特殊的规矩,或者说是纪律……”
卡洛切夫不礼貌地打断道:“请放心,我会遵守的!”
中队长笑了:“那我告辞了。”
卡洛切夫从此很太平,不再想做牢头狱霸。沙姆索洛夫虽未被关禁闭,也受到了干部的教育,此后一直能遵守监规纪律。后来,这两人同囚一个监室,一直相处到沙姆索洛夫刑满释放也未再发生争吵。
克格勃外籍犯殴斗事件,在北方的另一个监狱中也发生过。
这起殴斗事件的主角之一是一名印度人,名叫弗诺迪卡,四十来岁,锡克族人。弗诺迪卡原是苏驻印度大使馆的杂役,因伶俐、聪明而被担任大使馆二等秘书的一个克格勃官员所看中,经过一番考察之后,决定把他招为克格勃间谍。
弗诺迪卡干了五年,诚如克格勃人事局所估计的,是一名称职的间谍,在这期间为克格勃收集和运输了不少被认为是“有价值的情报”。此外,弗诺迪卡还自己学会了中国的汉语和藏语。
如果弗诺迪卡预见到自己学习中国语言会导致身陷囹圄,他是绝对不会作此选择的。当时,苏联方面对在中国西藏地区进行民族分裂很感兴趣,克格勃妄想派大批间谍渗透到西藏南部地区,以各种手段网罗和扶植民族分裂分子,继而提供武器,形成武装割据的局面。为此,克格勃决定派人潜入中国西藏南部地区收集有关情报。
这个差使,自然而然地落在了“自学成才”的弗诺迪卡的头上。
根据克格勃的安排,弗诺迪卡携带印度方面出具的证明,以朝佛者的身份前往西藏。克格勃间谍专家猜测,弗诺迪卡用这种身份潜入西藏进行间谍活动,最为安全稳妥了。(待续)